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

Ladies - 紅粉佳人



Velut Luna 如月天碟 發燒韻味

AV Magazine Issue255 (25-May-2007) 主筆: Joe Tang

VeIut Luna是來自意大利的發燒錄音廠牌,近年才由CNA代理引入到港。筆者在四年前已開始聽Velut Luna旗下的錄音,至今若廿張專集,大部分演奏樂手都不認識,但音樂內容和錄音質素,卻令筆者心悅誠服,敢說是「張張都咁靚聲」,事實上,歐洲的音樂製作人和樂手的演奏造詣,貫徹始終地平均保持極高水平。簡單而言,演藝表現「手到拿來」;錄音水準「自然傳神」。當然,看官不一定如筆者一樣 「乜聽餐飽」。

「Ladies」是CNA專誠為愛聽 「女聲」錄音的發燒友輯選的雜錦碟。17首歌曲分別輯選自Velut Luna旗下自2001年至去年出版的個人專集,多位女歌手的歌聲特質、演唱風格以至演繹技巧,都別具一格;而音樂伴奏方面,亦各式各樣,充滿吸引力。碟首 (金手指)是去年發燒友推崇備至的靚聲佳作,女聲性感迷人至極點,腔調嬌滴滴,連帶透射乾和高音歌詠都充滿誘人韻味,純厚色土風色配聚散敲擊效果妙絕,質感真實。(Smoke Gets in Your eyes)的鋼琴堂音和口形結像非常確實,女聲歌藝圓潤優美,藝術美感充沛,彈、唱盡皆灑脫自然。(Summertime)的人聲結像很明顯,口形大小張合等細節纖毫畢現,歌韻情感豐富,左面結他右面的bass和色士風以及後排套鼓的前後定位特別明確,音場立體。(The Way We Were)有浪漫醉人的歌聲,鋼琴獨伴效果襯絕,格調迷人,平衡度和結像都錄得非常真實,細微琴聲細節豐富,歌藝高超感人,極考器材的分析力。 (Baby, l Love Your Way)是一首較為強勁的現代流行曲式錄音,電結他共鳴泛音像真得令人駕訝,中段solo廿多秒,細節真實感叫人拍案。(It's Only a Paper Moon)的爵士色彩濃郁動人,樂聲生猛跳脫,酒館式現場氣氛充斥震撼力量。版面有限,碟評只半,餘下6首,同皆精彩,演錄標青,尤其最後兩首,編演吸引,盡屬高手修為,感染力強,哪有錯過之理!


Web Site : Velut Luna

2007年5月16日 星期三

IsoMike - FSQ page.2



用了近八百字介紹法拉街四重奏團的資歷,也應該講講他們的演出如何。先引述《紐約時報》吧:"....the robust,young Fry Street Quartet was a triumph of ensemble playing.

 

從他們的第一款IsoMike錄音 (即孖碟)可聽出,這是一個dynamic的、活力充沛的室樂組合,演奏情緒高漲,很有一股內聚又外溢的intensity。既奏貝多芬又拉廿世紀音樂,FSQ在此表現出一份技術上的正確又敏銳的判斷力。作品詮釋方面,這錄音告訴我們,FSQ有很高的瞭解與洞察力,又能用清晰的技術語言表達音樂裏的思想感情。這反映四位成員對每首作品的內在結構有深入了解,不然怎能把它們「據為己有」?

 

史拉達汶斯基的Three Pieces在今人耳裏依然是抽象得很的「純音樂」,FSQ不作多餘的「解畫」,簡明清楚地把它拉出來。有人說這Three Pieces好比繪畫界的cubist派系,聽FSQ的依書直說後,我有同感。Scearce"Y2K"四重奏據說是要表現現代人的焦慮情緒,甚至恐慌。這是他的第一號絃樂四重奏。並非avant garde作品,我們甚至嗅到十九世紀和聲與音樂語言的影響。不同Stravinsky的冷冰冰,Scearce這首"Y2K"是用「情」寫出來的。FSQ的演出表現了它的「力」和intensity,頗有說服性。

 

孖碟CD2的「重心」曲目是美國作曲家Ned Rorem寫於71歲的第四號絃樂四重奏。這是FSQ的保留曲目。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Rorem生於1923,二次大戰後有大約十年旅居巴黎。他對法國的音樂美學sensiblllty深有共鳴。 Rorem基本上是個「人聲」作曲家。一方面,他的逾百首歌曲使他在音樂界享負盛名;另一方面,他自稱是用「唱的方法」去構思他的所有作品;包括純器樂作品。他說 :"無論我是為tuba   tamboUrlne還是為tublar bells作曲,it is always the singer within me crying to get out."

 

他的第四號四重奏以色彩豐富著稱,這是由十樂章組成的一套組曲,每樂章短小精悍,最長的五分餘鐘,最短的不足一分鐘長。每一樂章都有一個標題,對應畢加索的一幅畫。這作品片斷式的結構 - 彷彿一幅音樂小插圖緊接看另一幅 - 令人想到拼貼藝術;這更加強了人們聯想到畢加索。Rorem承認受畢加索作品敵發,但他警告聆聽者:音樂內容跟其標題並沒有太明顯的聯繫,「音樂只代表它自己。」Rorem強調。但由於標題確實存在(許多抽象畫也有標題),我們實在很難不想像到文字、意象和聲音的微妙對話。

      

作曲家表明,叫自畫像(Self Portrait)的樂章是整首作品的核心,篇幅也以它最長。這個樂章的主角是大提琴,表現形式顯然是聲樂化的;音樂很depressive、痛切。Rorem建議演奏者要表現一種「可怖和漠不關心」。Rorem說,這是要表現任何藝術家(甚至是任何人)的脾氣;也就是自我表現的慾望被Alter Ego冷酷的自我保護所牽制,產生的鬱結憤懣。

       

FSQ完全掌握了Rorem感情起伏幅度宏大的音樂idiom,儘管用superlatives去稱讚他們的技與藝吧 - 真的很難被超越。

       

兩首貝多芬四重奏,「A大調」的古典型態和典雅細緻,「a小調」那首的浪漫風的angstpathos(留意第三樂章),還有它整體的scopeFSQ都富智慧與感情的準確展現。

 

較近期錄的海頓Op9/40p77/2FSQ一樣手到拿來,以他們一貫的準繩度和細膩的ensembIeship,精彩地奏出。Op.9/4的精美與可愛活潑,令人愉悅。Op.77/2的熱忱與堂皇,特別是行板樂章的詩情與優雅,令人讚美。總之,FSQ是值得留意的一支四重奏。只是,最近Jessica Guideri 離隊而 William Fedkenheuer加入,未知新組合磨合成怎樣。聽本文介紹的兩款錄音就不用擔心 (創團原班人馬),水平肯定高。

IsoMike - FSQ



Hi Fi Review (June 2007) 劉志剛先生

法拉街絃樂四重奏

如果不是聽IsoMike發燒錄音,我不會認識美國的法拉街(FryStreet)絃樂四重奏團。

如果法拉街四重奏團在03午冬天沒有去Ogden捧老師David FinckeI的場(音樂會),他們未必遇上Ray Kimber - Kimer Cables的老闆、IsoMike技術開發者之人兼錄音師。是 Finckel在該音樂會後介紹雙方認識,並鼓勵二者在錄音事宜上合作。

Ray Kimber顯然很欣賞Fry Street Quartet(下簡寫為 FSQ),第一個合作成果已是一款孖碟,主題是「現代主義之聲音與絃樂四重奏」。收錄作品包括貝多芬A大調Op.l8 No.5;貝多芬a小調Op.132;史特拉汶斯基「給絃樂四重奏的三首作品」;Ned Rorem的第四號絃樂四重奏;J Mark Scearce(生於1960)的第一絃樂四重奏(Y2K)。每一首都有劃時代的意義,都為絃樂四重奏這種表現形式/媒界開疆闢土。

且慢;誰是FSQ,有甚麼來頭?

始創於1997,在著名的Vermeer四重奏團的大提琴手 Marc Johnson的指導下,Jessica Guiden(小提琴) Rebecca McFaul(小提琴)Russell Fallstad(中提琴) Anne Francis(大提琴)組成了 FSQ Fry Street?樂團最初期的排練場所 ,位於芝加哥的Fry Street。這樣為樂團取名字也許是隨便了些,但這名字好在特別、易記得。

成立不久的FSQYellow Springs比賽和Banff國際比賽中獲獎並得觀眾欣賞,樂評稱讚。他們赴以色列參加國際"Encounters"室內樂Seminar 有機會跟lsaac Stern學習。Stern邀請FSQ回到美國後,到紐約市參加lsaac Stern室內樂工作坊。隨後又安排FSQ在卡奈基音樂廳首演。卡奈基廳和美國政府的State Programming還委派FSQ去巴爾幹半島諸國,擔任文化大使;FSQ開始踏上國際舞台。這次巡迴演出的節目有個美國主題,節目包括Scearce 'Y2K'四重奏的歐洲首演;這首作品是"Meet the Composer"出資委約、特別為FSQ而作的。後來FSQ又到法國、捷克和奧地利,在當地的音樂節上演奏。"Strad" "Chamber Music America"兩本雜誌在2000年不約而同有專題文章介紹這支四重奏新力軍。

FSQ的音樂會通常揉合古今作品 ,他們著名的serles包括了為觀眾而辦的講座與研討會;音樂會在細場館舉行,氣氛intimate。他們得到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Chamber Music America的為期三年的 "Rural Residencies" Grant,以北卡羅連納Hickory小鎮為基地,在廣泛地區教學、公開排練及演出,每年的外展音樂會逾一百場。Hickory無論是學習樂器和聽室內樂音樂會的人數都以倍數上升。到三年任期屆滿,FSQ離去後,室內樂己成為 Hickory文化生活的重要部份;當地杜區甚至集資繼續辦quartet residency計劃。

FSQ下一個教育工作在猶他州立大學的Caine藝術學院,他們受聘為Faculty Quartet in Residence。為表揚FSQ對猶他州的貢獻,M.E. Caine基金會頒了Caine Young Scholars AwardFSQ,這筆錢讓FSO可延續其research、教學及社區外展藝術推廣計劃。

由於猶他州立大學跟奧地利的Carinthia大學建立交換計劃,FSQ近來還頻頻在奧國Mozart Gemeinde室內樂系列音樂會上登台。

用了近八百字介紹法拉街四重奏團的資歷,也應該講講他們的演出如何。先引述《紐約時報》吧:"....the robust,young Fry Street Quartet was a triumph of ensemble playing.

1 / 2 ...... continue ...